世界两个我,一个是我不像我,一个像我不是我
21 min read

世界两个我,一个是我不像我,一个像我不是我

我感觉到无比悲伤的倒不是工作的忙碌疲惫与消耗而是这种工作中生命力充盈的缺失,这种充盈是那些并不相关并不重要但是让人感觉到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好像有两个我,一个是美好和轻盈,一个是糟糕和沉重,一个像我不是我,一个是我不像我。
世界两个我,一个是我不像我,一个像我不是我

按语:针对前段为期几个月的低谷状态,我不禁感慨:我一直都梦想着有余裕地做事情不被各种不得已催着走。但是「我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来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这只能是王小波,而我只能歪歪扭扭地活着却不肯轻易倒下。令我感觉到无比悲伤的倒不是工作的忙碌疲惫与消耗而是这种工作中生命力充盈的缺失,这种充盈是那些并不相关并不重要但是让人感觉到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好像有两个我,一个是美好和轻盈,一个是糟糕和沉重,一个像我不是我,一个是我不像我。

相信有过大厂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有一个感受 —— 在那里工作最累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消耗,在保证高质量工作产出的同时还需要处理好精神上的冲突和消耗。不巧的是我就经历了这么一段低迷期,我尝试着还原一些主观事实并由此展开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痛苦的问题

  • 混乱的管理让人抓狂,多个群、多个管理表格、多个任务标准、多个任务追踪等等;
  • “朝令夕改”让人焦虑,任务、要求的前后不一致导致重复和浪费时间的工作;
  • 工作的低效让人失望,一些必备的技能或者共识的缺失导致沟通成本的增加;
  • 任务本身让人觉得没有价值,对本身成长没有多大的意义,纯 KPI 工作,没有获得感;
  • 工作内容属于被安排,没有人愿意做的,美其名曰因为技术上非常难前面做的人都没有成功,所以 You are choosen;
  • 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内容并不匹配,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是安全攻防相关,更具体一点的是 MITRE MATRIX 与知识图谱在攻击面管理中的运用;

焦虑什么

  • 同济压力,周边对我的期望以及评价明显高于我自己的期望和评价;
  • 别人认为事情有难度但是自己看不到技术成长的价值;
  • 别人认为做这个事情的人大多都被干掉了,不太受到认可;
  • 别人认为看不到长期价值或者值得长期投入的地方;
  • 自己认为确实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除了架构设计上需要兼容的问题;
  • 自己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想做安全攻防;
  • 自己认为接手事情是被迫选择而不是主动选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认可;

失去什么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感受让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是在浪费生命和时间;
  • 工作的消耗自己影响自己的节奏,side hustle 被直接打断;
  • 加班好累😂,精神消耗已经在慢慢蚕食健康状况(特别是睡眠);

总结下来我自己最最核心的、不能接受的、也是最消耗精神的地方是:“被迫选择而不是主动选择”。这么看其实这件事情我的本质诉求还是认可和成长。但是反过来想如果你不做到出色怎么可能被别人认可呢!别人没有做出来或者没有被选择做,而我做出来不正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吗!所以,自己妄念太多,太急于证明自己了,不如把心思放到要做的事情上,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实在,真正体现自己的能力。

关于自我 PUA

在这之前,我想停下来思考一个并不相关的问题再继续我的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我上面这一段论述是不是自我 PUA?按照职场 PUA 里的描述来分析,我的老板是个非常好的老板并没有对我 PUA。再按照自我 PUA 的描述来分析,上面这段分析的的确确属于内化型自我批评,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自我要求太高了进而陷入了自我否定,自己在潜意识中 PUA 了自己并且搞得内耗很大。

所以上面提到的是一段自我 PUA 的反思,这是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出现告警的时候急切地安抚自己的权宜之计,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之前我需要确定:如何才能走出自我 PUA,根据专业的意见我需要做到下面几点才能走出自我 PUA:

  • 觉察内心的批评声,把自我对话中的“我”变成“你”,比如,把“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我真是个loser”转变为“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真是个loser”,想象如果你对朋友这么说,他们会有什么体验?是不是感觉这句话很刻薄,这么说话的人很可恶?没错,「自我PUA」的你便是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却不自知的;
  • 善待内心的批评声,给它取个有趣的名字,心理学家 Elizabeth Scott 在博客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建议:当忍不住批判和责备自己时,就告诉自己“XX说我很糟糕,ta又在说丧气话了”。这么做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不必去认同这些批评声,这些刻薄的声音也会变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 识别批评声里“我应该”中隐藏的“我希望”,“我应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愿望。比如,当我们说“我应该能做好这份工作”时,其实背后是“我希望能做好这份工作”的愿望。真正能驱动我们持久努力的,从来都不是达不到“我应该”而生出的自我批评与厌恶,而是内心真正的“我希望”;
  • 专注当下,在行动中积累成就感,要实现那些“我希望”的最好的方式便是专注地过好当下,体验真实的生活。当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专注在一些事情上时(比如阅读),内心消极的自我批评声便能得到缓解。当我们能够专注地“活在当下”时,我们便能在行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尝试记录下日常行动中积累的小成就,比如“今天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很有启发”。打造一个私人的“成就博物馆”,并时常回顾,这能够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不用再自我批评与苛责,也能有源源不断的行动动力。;

关于焦虑

我工作中痛苦的部分来源,其一是工作内容毫无意义,上班就是“搬砖”;其二是工作时间还非常长,个人时间变得稀缺。“搬砖”的出现是大公司精细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可以被迅速替换的螺丝钉,大公司是以技术发展为前提的大型组织,这个组织的拥有者也就是企业家恨不得工人24小时上班。1810年 Robert Own 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8小时睡觉的口号,才有了后人的朝九晚五。于是社会配合形成了新的习惯 —— 比如人不能没有工作的,工作的时候要勤奋努力等等。这些新的惯例甚至制度是由企业家、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共同促成的,慢慢地就形成多数人认可的社会“规范”。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规范”意味着这是大部分人认可或允许的行为指南,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该规范,则很容易被视为异类,被群体排斥。在原始部落时代,这样的社群排斥很可能是致命的,人类的大脑与身体对这样的排斥有近乎本能的“记忆”,所以即使是在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人也很容易对这种情况产生不适应。所以在面对人生重大事件和选择的时候,随大流往往是更容易做到的。因为随大流只需要找到既有的社会“规范”去照做就可以了,它的难度主要是体现在照做也未必能做得好,但至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如社会鼓励“赚大钱”、鼓励开豪车住豪宅,那我就按照这些成功的叙事去努力找高薪的工作,买豪车、住豪宅就可以了。虽然我不一定做得到,但是目标已经给我设定好了,我既不需要思考这个目标为何存在,也不需要深究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或需要达成这个目标。很多时候随大流的选择,还带有“不用考虑未来”的好处。当下我身边的人是怎么做的,我跟着做就好了。就像无限刷手机这一现象被称为做 Doom Scrolling 一样,这背后的动力来源就是多巴胺,接受多巴胺的驱动,很舒服,随大流,很舒服。

在很久以前的欧洲,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由教会统治,人们只要遵循教会“规范”赋予的行为准则就好了:如果我是铁匠,我就每天打铁;如果我是面包师,我就每天做面包。我不属于我,我属于一个更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可能是教会,也可能是行业工会。生活十分稳定,活动范围很小,日子一眼看得到尽头。如果我希望发挥自主创造性,去把武器打造得更锋利,去把面包做得更好吃,这虽然获得“自由”,但却失去了“规范”保护的状态会激发前面提到的人的原始本能,所以失去“保护”是件令人不开心的事情。

近期考公是社会的大热门,大家称之为“上岸”与上个世纪80年的“下海”遥相呼应,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问“我该选择一眼望到头的体制内工作还是选择自由的职业”,有的人会说“自由择业千般好万般好”,也有人会阐述“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是何等稳定和保险”。这个问题不妨化整为零 —— 反向思考,如果问答的人都是那么“笃定”的话,恐怕也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存在了。

而为了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路,其必要前提就是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而向内探索,拨开层层保护,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很痛苦。但无论是随大流的痛苦还是向内探索的痛苦,都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如果不了解这个世界“存在另一种可能”的话,就不会产生痛苦,光是回答这个问题已十分不易。

Tim Urban 在他博客中写过 How to Pick a Career 一文,文中他以“欲望的八爪鱼”和“审问地下室”的方式帮助自己了解这些“赚大钱”,“住大House”的欲望到底来自哪里,这些方法通俗易懂,值得一读。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一个有“红脸症”女孩的故事,她只要一跟人说话就脸红所以没有办法去认识陌生人,于是她来寻求老师帮助。于是老师问她:“如果你治好了你的红脸症,你想做什么呢?”。女孩说:“我想去跟喜欢的男孩子表白。”。老师说:“嗯,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脸红的原因。因为你不想去跟他表白。”。因为她不希望表白了之后被人拒绝。所以虽然我行动上作出了某个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痛苦,但实际上我的内心就是想要这个行动的结果。所以,工作中的痛苦归痛苦、焦虑归焦虑,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其实已经照出了我的实际选择。为什么我还要一边震天叫骂一边似飞蛾扑火般自投罗网呢?

Ego 不要太大,不妨专注当下走的路,直到踏上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路。

关于管理

  • 人是复杂的,是会变的。长久的良好关系除了双方努力维护,还有缘分、命运眷顾的原因,强求不来,职场更是如此。家人经常说我在杭州这么多年了,好像也没什么好的朋友,大多是这个原因吧!30岁之后,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及内心的平静。
  • 如果我去做 Leader,良好的预期管理和沟通真的非常重要,哪怕是明显有失公允的情况需要做好沟通,告诉对方被选中的原因,真实的原因。如果有可能,让对方知道作为 Leader 知道你受了委屈,这个委屈不会让你白受,虽然有画大饼之嫌,但是起码你是真诚的,也是努力的。
  • 作为 Leader 不要怕得罪人,特别是属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拍板做决策是自己职责,另外也要照顾各方的情绪,管理是一门艺术的原因也是在此吧。拍板决策的思考需要适当的做出评述,给出理由,也承认被拒绝一方的好。有点类似开源中常说的“终身仁慈独裁者”,这个还要结合自己所在团队、公司的情况做适当的变化,总之一句话 Leader 不容易当。
  • 作为 Leader,特别是技术 Leader 要有自己的技术魅力,在技术上征服一帮刺头下属其实是比较高效的一种方式,好的技术指导让人有很快的成长,这个可以跟委屈进行对冲,也就给自己管理团队做一些缓冲,争取时间。

关于理想

如果你是一个大公司的基层甚至中层,那么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理想跟当前的工作进行映射,因为这中间潜藏着巨大的信息差,在信息茧房中任意的变化都有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这个天翻地覆体现在你毫无掌控力,你能做的只有接受或者离开。所以把自己的理想交给一个自己没有任何掌控力的地方无异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把自己的理想跟 side hustle 做映射甚至绑定,当有一天你的 side hustle 超过你的正职工作的时候,我相信你会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关于开源

作为程序员会对开源抱有非常多的幻想,但是有一些原则我觉得需要了解:

  1. 一个大前提,我写开源代码是为了让我开心,写自己喜欢的代码对于工程师而言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要是作品被很多人也喜欢上那就更幸福了。基于这个前提,就很简单了,远离一切影响我们开心的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拒绝,拒绝不合理的需求,拒绝你不想做的事情。
  2. 其实我不需要那么负责,首先开源作品本身就是为爱发电,我们并没有通过这个来商业化赚钱,也没有签甲乙方协议,优秀程序员在工作中对待事情会很认真很负责,但是在开源社区中,假如在你时间不是很够的情况下,过于负责会让你超级心累的。
  3. 让更多人来给你帮忙,可以在社区中寻找一批不错的人一起参与进来,他们也会和你一样当作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来写代码,同时你会接受到大量的反馈和建议,甚至是技术的相互学习,这样可以帮助你省去很的力气,有更多时间专注在项目长远发展上。
  4. 不要混淆公司的开源和个人兴趣的开源,一个底色是商业,一个底色是自由,一个本质是圈地运动,一个本质是开放贡献;不要建立易于加入的社交群,开源过程中其实写代码是最轻松的,往往面对刁难不礼貌的、或者不停问重复问题的用户会让开发者很心累的,所以推荐使用 Github 中的 Issues 来反馈 Bug,通过 Discussions 来交流,因为这种方式是异步的,不会让你心累。
  5. 开源产品一定要有清晰易于阅读的文档、FAQ、贡献文档,有问题先引导用户去查文档自己解决,在代码清晰有提交教程的情况下,有能力的用户可以自己来帮你提交代码,这个过程会省去很多力气。还有一个重要的,难免代码会有 Bug,发布前的仔细测试至关重要,没有问题的代码,让使用者也会舒服些。

关于产品

关注自我,通过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打造和运营来寻找自己与世界的交集,听上去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 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产品。自我产品具体是做什么呢?我现在还没法很好的回答,不够我知道这个产品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质:

  1. 我在这件事上有天赋
  2. 我对这件事有强烈兴趣
  3. 我在这里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你基本无需担心第三点,有野心的人对平台的挑选已经足够保守了。所以主要需要考量的就是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考量和知晓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这两件事听起来简单,找起来却很难。我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有些我最终会做的事情也许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就算当下某个时间我是确信的但还是需要不断寻找自己的目标。

而寻找目标的方法,就是去实践。如果不知道从哪开始实践,那就先猜一个吧。更重要的是动起来。你会偶尔猜错方向,但没有关系。了解不同的事情总是好的,有些最最重大的发现正来自于对不同领域的链接。养成创作自己个人项目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要让别人左右你对于「工作」或者「事业」的定义。如果有一天你做成了伟大的事业,那大概率做的是你自己的项目。虽然它可能隶属于某个更大的事业版图,但你是这部分成果的核心驱动力。

那什么能成为自己的个人项目呢?答案是任何让你热血沸腾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事物审美判断的演变,令你兴奋的事物和重要的事物逐渐会产生交集。 7 岁的时候做一个巨大的乐高模型让你热血沸腾, 14 岁时自学微积分让你热血沸腾, 21 岁时关注那些没有定论的物理问题让你热血沸腾。这些事情会变化,但是不变的是那份真正兴奋悸动的心情。这份兴奋衍生出的好奇,既是伟大事业的发动机又是它的方向舵。它不光为你提供动力,还为你指明方向。

当发现了自己非常好奇的事情以后,下一步就是去学习足够带我去到行业顶尖的知识了。知识是慢慢积累的,也许从远处看我具备的知识已经趋于完美,但是当我学到足够的知识去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那中间的「缝隙」了(或者称之为可以探索的地方)。

那么下一步就是去观察这些「缝隙」。这时会需要一些技巧,毕竟我们的大脑总是习惯于忽视这些缝隙,并欺骗自己去为世界建一个更简单的认知模型。但是,很多发现都是从问出别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中诞生的。

如果你得到的答案看起来很怪,那就更好了。伟大的事情总是带着特立独行的标签。无论是数学还是艺术,我们都能发现这个特点。如果这份独特确实出现了,建议你拥抱它,而不是尝试改变它。

勇敢地去追寻特立独行的想法,就算其他人对这个话题不怎么感冒。事实上,他人的不感兴趣是个更好的信号。如果你关心的是一个别人忽视的问题,而且你的专业程度足够让你相信自己的判断,那这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接下来围绕这个判断和选择去将自己「产品化」吧!

References

  1.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希望我的选择真的是我的选择 | 枫言枫语
  2. The Midlife Unraveling - Brené Brown
  3. 如果你不甘平凡,这是写给你的人生操作指南
  4. 中年不是崩溃,而是瓦解

Public discussion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