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读书笔记
29 min read

《结构化思维》读书笔记

人脑每秒钟能接收约1000万比特(二进制)的信息,但人脑每秒只能处理约50比特的信息,架构结构化思维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格局,也决定了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结构化的思考问题能通顺、有序、简单且高效
《结构化思维》读书笔记
Photo generated by Gemini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篇个人读书笔记对于其他阅读的人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价值?

像樊登读书一样把一本书嚼碎了「喂给」其他人非我所愿,饱不饱暂且不说,光别人嚼碎的东西喂给我多多少少会引发我一些不自在(防杠声明:我非常敬重樊登博士,仅仅是更喜欢自己「吃」而不是被「喂」)。

对于阅读别人读书笔记的人,往往需要的是快速了解和学习这本书的内容,看看别人在阅读时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思考对自己有没有启发和帮助。所以一篇读书笔记比较重要的是两个:蕴含作者思维花火的原文摘抄以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记录。

这是关于《结构化思维》的读书笔记,笔记修订记录如下:

时间 修订说明 备注
2024-02-28 读书笔记初始化 关于读书笔记的思考
2024-05-03 增加详细内容摘抄 阅读过程highlight和添加comments的内容
2024-05-17 增加关于这本书的思考和收获 总结思考
2024-05-18 Review 文字校对

基本信息

  • 作者: 黎甜
  •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 出版年份: 2019-12-23
  • ISBN: 9787514227697
  • 阅读时间: 2024-02-20 - 2024-02-28

内容简介

通过结构化思维进行有效思考,全书系统梳理了结构化思维的基础知识,在搭建结构化思维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八种思维结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找到适合的思维模式。

详细内容摘要

  • 思维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形成认识的一种过程
  • 人脑每秒钟能接收约1000万比特(信息量单位,二进制数的单位)的信息,但人脑每秒只能处理约50比特的信息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希望得到认同,所以会下意识地筛选那些“能证明自己是对的”的信息,以获得自己和他人的认同。因为这样的天性,就会忽视能验证自己是错误的那些信息。如何避免因为“自我证明”造成的信息筛选误差呢?
    1. 先收集资料,而不是急着分析和决策。通过网络、书本、“过来人”,至少三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
    2. 针对自己的观点,积极寻找背道而驰的信息。比如,我想买某处房产,就会先上网搜索这处房产的缺点,再进业主群进行求证,最后再判断这个缺点能否影响到自己的购买决策。
    3. 咨询旁观者,自己的分析是否带有偏向性。我们向旁观者阐述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告诉对方我们是基于哪些信息做出了这样的分析和判断,让对方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带有某种偏向性(买、不买,选A、选B,喜欢、厌恶),进而判断我们是否被筛选误差误导了。
  • 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
    1. 复述信息:理解的标志之一,是把所理解的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某事物理解得不确切,是难以用自己的话表述的。
    2. 独立操作:理解的另一个标志,是根据对信息的理解,能独立完成所需要的动作或任务。仅根据他人的指导完成任务,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理解。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常能帮助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和实际动作有时并不一致。良好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结合。
    3. 至少思考三次“为什么”:在不断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探索事情的真相和本质。
  •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其实是掉进了别人控制的陷阱里。别人把有利的信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是刻意放大夸张,把不利的信息隐藏起来,我们就会顺势选了对方要的答案。如果我们只是在别人的框架里思考,其实是被别人用信息控制了我们的感觉和认知。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睿智,但实际上一点信息量就能控制我们。破局的做法是扩大对信息全面性的获取渠道,尽可能多地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也就是说,获取信息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主动寻找,否则非常容易因为信息不全面而得出错误的认知,做出错误的判断。
  • 思维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获取信息:当大脑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或调取自身存储的信息,又或者迸发出灵感时,就完成了获取信息的过程。
    • 加工处理:面对不同的信息,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常见的有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
    • 呈现结果:对信息加工处理后,对信息输出的过程,包括在大脑内的存储和用言行表达。
    • 迁移运用:把加工后的信息“变形”或者运用在其他事务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举一反三”。
  • 在记录获取的信息后,我们往往就会进入处理环节,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通常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
  • 当科学凌驾于人性之上时,注定只会产生悲剧。
  • 记录故事的重点是记录反差:阶层的反差、学习改进前后的反差、体验使用前后的反差、现实与预期的反差、特例与正常的反差等。
  •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不是指某种单一固定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而是将各个思考部分系统有序地搭配或者排列组合。
  • 通过练习帮助我们搭建起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建立起线性思维。一种思维的养成短时间内至少需重复7次。
  • 如果想避免以偏概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从多个角度证实或证伪。
  • 我们能轻易地察觉别人不分青红皂白,却不知道自己被感觉牵着鼻子走,而忽视了事实真相。所以,我们要时常反思,并且要学会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判断,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感觉。我们不缺乏解决问题的思维,而是缺乏事实界定的思维。
  • 感觉=事实+经验+主观感受
  • 我们要学会区分别人表达的是事实还是感觉,事实能帮助我们发现真相,而感觉则是帮我们了解对方的观点、衡量标准和价值观。
  • 表面上很多人在说同一个观点,并不代表这就是真相,因为其中有一个具有传播能力的人在中间起了关键作用,他让所有人都接受了他的观点和角度,而持有另一个角度和观点的人,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发声或者被掩盖。不应该单一地看信息量的多或少,而要看是否存在多种不同角度和立场的信息。
  •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认可的规则是错的,在不同情境、不同的外因下,做出的决策就都是错误的。
  • “MECE原则”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简单来说,就是各个要素之间要保证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也就是“不重不漏”。是МЕСЕ原则的5种分类法:
    • 二分法。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А和非А两个部分。
    • 矩阵法。就是将二分法运用两次,第一次是一个维度,第二次就是另一个维度。
    • 流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分类。
    • 结构法。即把事物拆分为不同的构成部分。结构都是:描述现状—总结(要点或者优劣)—指导未来行动。
    • 公式法。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进行分类,只要公式成立,这个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明确想要的事物,它具体的状态是什么?
  • 所谓逻辑树,就是由逻辑构成的大树,运用大小关系和因果关系对构成要素的树干和树枝进行体系化整理的方法。在逻辑树中,把要解决的问题(主题)放在左边,把分解出的枝干放在右边,把再次解构的分支继续放在右边,一般逻辑树有主题、枝干、枝叶三层。
  • 构建逻辑树是帮我们自己想清楚、梳理问题的好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边梳理一边对照现实情况,这里的现实是真的事实,不是我们的猜想和臆断。事实应该源于调查、数据和多方反馈,而不是自己的感觉
  • 归类分组符合大脑的天性,大脑接收到信息后会自动关联过往事物,关联的结果就是分组,然后存储到对应的“抽屉”里
  • 什么是具体呢?就是用数据和事实描述清楚事物的状态。
  • 归类分组是根据信息的共同属性分组的,共同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性质、功能、方向、层次、对象、时间等
  • 综上所述,“问题—原因—解决方案”的运用就是:
    1. 对期望的事物能描述出衡量的标准、期望的状态,再对照现实情况,才能发现问题;
    2. 用事实分解事情结构,再对照现实情况,找到问题的原因;
    3. 根据原因对症下药,用“堵”“疏”“斩”“替”的方式解决问题。
  • 所以,我们要对事物能描述出可以衡量的标准、期望的状态,再对照现实,才能发现问题。
  • 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难点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期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标准怎样衡量,所以就无从对比,也无法找到问题。
  •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我们学到这个结构之后,知识体系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结构为王,搭建架构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格局,也决定了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一旦理解了如何构建结构化思维,问题就能通顺、有序且简单。
  • 金字塔结构:
    • 结论先行,就是先给出具体的结论,放在金字塔的顶端,统领整个中心思想和表达。
    • 以上统下就是在金字塔的纵向结构中,上一层是下一层的核心观点或者结论,上一层统领下一层。这就是以上统下,论据要能支撑论点。
    • 归类分组就是把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放在同一组。因时、因地、因对象皆可进行归类分组,只要符合“MECE原则”,都是合理的归类分组方式。
    • 逻辑递进是金字塔结构的最后一个原则,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这个顺序需要遵守的原则要有逻辑性。逻辑递进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演绎顺序。
  • 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找问题的原因时,无论是解构原因还是对照现实情况,我们都要分清找到的是事实还是感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原因是真的原因还是表面的原因,进而决定我们能不能有效而彻底地解决问题。
  • 采取什么推理方法,取决于推理的起点——是从现状开始,还是从已知的规则(结论)开始。
  • 自上而下法适用于明确主题的情况,在明确主题之后,再构思内容。明确主题就是结论先行中提到的明确结论的具体状态。
  • 搭建结构有两种方法:第一是自上而下法,第二是自下而上法。
    • 自上而下搭建结构时需要注意的是:
      1. 结论先行:我们提出的主题,就是结论,如上一节中提到的,结论要具体,用数据和事实性的描述阐述清楚事物的状态,而不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例如用“我想周末一起去迪士尼乐园”,而不是“我想你周末休息”或者“我想你周末陪我”。
      2. 以上统下:框架要能支撑结论,充实框架的论据要能支撑框架。
      3. 归类分组:框架之间要做到不重不漏,充实框架的论据也应如此。
      4. 逻辑递进:哪个框架放前面,哪个框架放后面,哪个论据放前面,哪个论据放后面,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
    • 自下而上法分为三步:
      1. 第一步:罗列要点,尽可能把所有要点都罗列出来。
      2. 第二步:归类分组,把属性相同、维度相同的要点分组,然后归纳。
      3. 第三步:得出结论,找出规律并对照现实总结。
  • 结构搭建好以后:未经审视的结构都经不起推敲。只有经过检查,才可以搭建一个经得起探究的结构。在此,我们要问几个问题:
    1. 结构是否清晰明确?
    2. 论据能否支撑论点,论点能否支撑结论?
    3. 归类分组是否符合МЕСЕ原则?
    4. 排序是否符合逻辑?
  • 运用结构:
    • 在结构化思考时,结论要放在金字塔顶端;在表达时,我们可以分情况来看是否需要结论先行。
      • 适用结论先行的情况:
        1. 需要表达的内容复杂,信息量大。
        2. 表达的内容符合对方的预期。
        3. 对方逻辑思维清晰,喜欢直接表达。
      • 适用结论后行的情况:
        1. 论据较少时,对方能直接从一两个论据里准确推导出结论的情况。
        2. 我们的结论与对方的期望不符,即对方不接受我们的结论,这种情况下先用论据说服,层层推导,最后得出结论,这是非常棒的话术。
        3. 需要刻意营造神秘感。
    • 无论选择哪一种思维结构,都蕴含金字塔结构的4大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只要理解了金字塔结构,便也能够理解其他结构的内在逻辑。
  • 思维模型:
    • 5W2H是全面分析事物所具备的基础思维结构,由多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5W2H分别是:
      • 谁(Who):识别并确认主角;在处理任何事情时,第一步不应是如何做(How),而是谁来做(Who)、做什么(What)。
      • 内容(What):用定性、定量的语言描述并确定具体事物或问题;
      • 何时(When):说明事情首次发生或者经常发生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我们知道了谁来做、做什么,但是如果又没有时间期限,就会变成那句客套、敷衍的话“下次一起吃饭”
      • 何地(Where):事情发生地点、产品部位、工作流程的环节等;
      • 为什么(Why):查明发生的原因;
      • 如何做(How):如何处理、行动步骤;“如何做”的部分往往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这一部分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完成目标。所以“如何做”不仅要写出实施的多种解决方案,还要把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步骤梳理清楚并罗列出来,确保大脑对整个事项有着清晰的认知,从而在执行的时候不至于丢三落四、虎头蛇尾。
      • 多少(How much):数量、金额、时间;最后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H,是How much(多少),指的是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的数量、价格、花费的时间长短,“多少”的核心理念是成本,数量多少和价格高低决定了成本,时间也是成本
    • 认知圈,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如何做(How)是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所谓认知事物,就是从未知到已知,再到建立对这个事物的看法的全过程,因此称其为认知圈思维。
      • 是什么(What)的公式:A是什么,适合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达到什么目标。当我们接触一个事物时,首先要清晰地界定概念——它是什么,而不是糊里糊涂地被一个模糊的概念吸引。解释“是什么”的时候,要用一到两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概括,不建议用长句,或者用很多复杂的概念解释,这会影响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解释“是什么”的时候,用概念解释是基础,还需要加上适用边界。适用边界的意思是合适的使用范围,也就是给这个事物画一个圈,仅限圈内使用。当我们接触到任何“是什么”时,一定要询问它的适用边界是什么,也许告诉你“它是什么”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适用边界,那么你就要问:是在什么场景下、环境下、条件下,使用这个“是什么”。当我们自己总结经验时,也一定要加上适用边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总结出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适用且正确的方式方法。当我们能把一件事情所有的发展阶段都总结出其适用的方式方法时,我们就能形成体系,成为领域专家。
        • 调研就是搜集事物的表现、情况等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数据,确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适用。
        • 分析就是剖析事物产生的原理、运行的底层逻辑,或者遵循的发展规律。
        • 实验就是动手尝试,没有验证过不要妄下定义。
      • 为什么(Why),在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面对“是什么”的态度往往是困惑、不重视,甚至带有挑刺儿的心理。当理解了“为什么”之后我们才会产生同理心,去理解和重视。询问“为什么”的方式,常见的有以下3种:第一,为什么存在?即询问一个事物的由来。第二,为什么选择?换句话就是,你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第三,为什么重要?询问“为什么”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的,我们要连续问几次“为什么”,以达到追根溯源、找到底层逻辑的效果。
      • “怎样做”有两个构思方法,第一是目标拆解法,第二是对症下药法。第一,目标拆解法,就是把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拆解,常用在销售中。第二,对症下药法。问题之所以产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就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 流程思维最重要的是转变思路,从问题导向变成流程导向。流程思维的好处是:只要我们把所有流程都思考到位,那么对事情的把控也会到位。流程思维适用于还没有建立流程,想要对事情进行整体把控的时候,比如活动流程、销售流程;也适用于需要标准化的时候,比如新店开业流程、工厂作业流程。
    • 人事物思维的重点在于人,要先明确参与人员,把人安排清楚,满足人的需求,因为事和物是由人来行动和操作的,搞定人,事和物自然水到渠成!看到人事物思维中,人主要是明确关键责任人,分析人的态度、性格、知识、技能等善加利用。
    • 故事思维,一个好的故事,必须具备四个要素:背景、冲突、问题和回答。背景:如果不说相关的因素,别人就无法读懂相应的故事;冲突,就是某种不利的变化;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回答,采用了什么解决方案,结果如何;
    • 客户思维,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其感受、情绪、需求、立场等。由于背景、教育程度、经验、立场不一样,人们面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想法和需求也不一样,我们拿自己的需求去要求其他人,是无法让他人来接受和埋单的,只有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才能理解对方。当对方知道我们是理解他、懂他、认可他的,他才会反过来认同我们。在明确客户是谁之后,我们还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明白了对方的需求,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2. 对方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包括性格、才华、嗜好、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了解对方的特点,我们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比如,我们无意间得罪了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我们向她道歉,她说没关系,一般就是真的没关系。可是如果对方的性格是斤斤计较、吹毛求疵的人,她说没关系,这很有可能只是敷衍之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或者道歉。
      3. 对方忌讳什么?忌讳的事情尽量不做,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少走弯路。
    • 水平思维强调的是,寻求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是求创意、求数量的浅层思维方式。垂直思维是按照一定的思维路线或思维逻辑进行的,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式思考。相对于水平思维的“在不同的地方挖出不同的洞”,垂直思维就是“把一个洞持续深挖,直到挖出水为止”。水平思维和垂直思维各有优缺点,把两种思维方式结合使用就能扬长避短,变成新的思维模型:先水平再垂直。先从水平思维着手,再进行垂直分析。
      1. 运用水平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罗列尽可能多的视角和点子(水平思维的发散性能让我们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整体,并且想出创意性的点子);
      2. 对罗列的点进行排序,找到最重要的点;
      3. 对最重要的点进行垂直分析。
    • T 字思维是一种复合性思维,单一的思维并不能解决复杂的情况,这时候往往需要合适的复合性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
  • 思维模型的一些补充:
    • What—Why—How模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过程,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忽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环节。
    • What—Why模式:知道是什么,也知道原理或者动机,就是没有说明“如何做”,要么是没有想到解决方案,要么就是隐藏了解决方案。抛开隐藏商业机密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常常陷入“What—Why模式”,就会成为空想者,只提出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 What—How模式:知道是什么,也知道“如何做”,却不明白“为什么”,这往往是工作前5年的职场人拥有的思维模式,只关注如何做事和想着把事做好,却不会思考背后的原因,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有其中一项,例如只有“What”,则只是一个思维点,没有连成线,称不上思维模式)。
    • 建立完整的认知过程,能让我们思考全面,不会陷入牛角尖里。
    • 黄金圈思维从原理开始,先弄清楚“为什么”,搞定意义和价值观;然后再回到战术层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才是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
    • 在行为科学中有一条MORS法则,也称具体性原则,它对行为作了明确的定义:
    • M:Measured,即可测评,可以衡量和计算出做了多少;
    • O:Observable,即可观察,无论是谁看到或者听见,都知道这事怎么做;
    • R:Reliable,即可信赖,让多个人来看,他们都会认为是在做同一件事;
    • S:Specific,即明确化,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都很明确。
    • 同时具备以上4个要素,才能称为行为,关注行为就必须像这样彻底消除含糊性。
    • 有了时间因素,自然也会有空间因素(Where),狭义的空间可以指地点,广义的空间不仅仅指地点,还包括产品中的某个部分(如手机的屏幕、背包的背带、衣服的拉链等),或者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如销售中的录单,举办活动中的搭建展台等)。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在整个项目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价值,或者对整个项目或者其他环节有什么推动作用,就是不清楚空间的意义。
    • 冲突是建立在背景之上,与我们的预期、常识、主流价值观不符之处。在交代了平淡的背景之后,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冲突,能牢牢地把握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对方的困惑,对方才愿意继续听我们讲下去。常见的冲突:
    1. 人与自己的冲突:人与自己的价值观的冲突、选择的难处等,例如就业还是考研,要不要走出体制。
    2. 人与他人的冲突:两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观点冲突、肢体冲突等。例如两个同事竞聘一个岗位、两个团队领导人抢一个优秀的新员工、两个销售员抢一笔订单。
    3. 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社会风俗、社会价值观的冲突等,例如明星出轨、忘年恋等。
    • 表达信息,以对方能否吸收为主导。对方是否容易吸收信息,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表达习惯,而是取决于对方的表达习惯。我们可以先观察对方的表达习惯,如果他喜欢直奔主题,那么他往往会喜欢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如果他喜欢说故事,那么我们就需要讲一个故事做开头再引入主题。如果他喜欢绕弯子,我们就需要先谈谈天气,谈谈生活,谈谈工作,再进入主题。总之,我们用对方喜欢的表达方式能更顺畅地与之沟通,也能做到情感上的共鸣。
    • 在行动里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思维的要义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但是终极目的是双赢。行动的第二层要求是激发对方采取行动。黄执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眼中的解决方案。”
    • 并不是因为这些方法论不好用,而是没有给这些方法论划分一个适用边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用这个方法论
    • 客户思维不是纠正自己看到的问题,而是要和对方一起面对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 因为先从Why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
    • 人家不会为了你的辛苦付出而埋单,只会为自己能收获什么而埋单
    • 吸收的第二层含义是如何方便对方顺利无误地解读我们的信息。这一点强调的是信息的呈现形式,我们经常会说:“说什么不重要,怎么说才重要。”
    • 笔者建议知识类的信息借助文字或者图画传达,技能类的信息用道具或演示;方法类的信息,除了告知步骤、注意事项,还要举例加深印象
    • 很多人对思维的认知停留在“认识”上,认为思维影响的只是观点态度(通俗地被称为“看法”),却忽视了言行是在表达思考的结果。

感想与思考

  • 思维是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形成认识的一种过程;
  • 看到过一个说法:一个人谈吐之间涉及的理论、运用模型的多寡反映了他的学识和素养,也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
  • 每个思维模型都有它擅长解决的问题,遇到问题运用思维模型的时候不要太刻板教条,谨记原则即可灵活组合运用保证思考的不重不漏、清晰有序即可;
  • 虽然无法保证不受情绪的影响,但是思考中需要敏感且重视区事实和感觉,事实能帮助我们发现真相,而感觉则是帮我们了解对方的观点、衡量标准和价值观;
  • 构建问题思考逻辑时需要一边梳理一边对照现实情况,这里的现实是真的事实,不是我们的猜想和臆断。事实应该源于调查、数据和多方反馈,而不是自己的感觉;
  • 表面上很多人在说同一个观点,并不代表这就是真相,因为其中有一个具有传播能力的人在中间起了关键作用,他让所有人都接受了他的观点和角度,而持有另一个角度和观点的人,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发声或者被掩盖。不应该单一地看信息量的多或少,而要看是否存在多种不同角度和立场的信息;

相关资料

  • 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

Public discussion

足迹